适时播种。采用小拱棚栽培的,一般2月上旬育苗,苗龄25天左右,3月上旬定植于小拱棚,5月上旬收获,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的3月中下旬播种,6月中旬收获,4月上中旬开......
目前,本市小麦已返青生长,京郊农户已开始进行麦田春季肥水管理。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,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最近几年大力推广了半固定式喷灌施肥技术,以减少由......
缺氮型发黄。缺氮会造成麦苗植株矮小细弱,分蘖少而弱,麦苗叶片失绿发黄,严重时叶绿素减少或消失,叶小,叶尖枯萎,叶下部老叶发黄枯落。 补救方法:每亩追施......
马蹄莲 生态习性:马蹄莲,又名慈姑花,水芋野芋。天南星科,马蹄莲属。马蹄莲原产南非,我国各地均有栽培。性喜温暖湿润,不耐寒,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,通风良......
马水桔在谢花前后,施入钙元素叶面肥,补充钙元素,也可让钙元素与果胶结合成果胶钙从而提高果皮的韧性。 在果实膨大期注意对树盘用杂草或稻草进行覆盖,保持土......
璐棌绐栫殑澶勭悊 一般旧窖要求应彻底打扫干净,窖壁要刮去一层土,以见到新土为度。窖内应进行熏蒸,达到预防病害的目的。熏蒸方法有药剂熏蒸和麦草熏蒸两种......
1、贮藏初期(入窖至11月底):该阶段管理以降温散热为主,窖口和通气孔要经常打开,尽量通风散热。随着外部气温逐渐降低,通气孔和窖门改为白天开,夜间小开或......
目前气温越来越低,马铃薯贮藏窖进入中期管理阶段,要将贮藏窖门和通气孔及时封闭,特别注意贮藏窖门底部缝隙的封闭,谨防冷空气从底部进入窖内,造成底部马......
马铃薯有嗜钾特性,对钾素的需求量较大,在栽培更应重视钾肥的施用。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块茎,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5公斤、五氯化二磷2公斤、氯化钾10.6公斤,氮......
马铃薯在产量形成过程中,氮素供应是基础,可保证形成足够的绿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;磷素的供应对块茎的形成和淀粉的积累是不可缺少的;在氮磷的基础上,钾素的供......
在种植马铃薯时,为保证苗齐、苗壮,可用种薯切块催芽技术,现介绍如下: 一、种薯切块 1、切块大小一般要求切块重量不应小于20一25g,即每500g种著可切20一25......
一、结合中耕除草,提早培土 马铃薯苗出齐后,苗高达10cm时,结合锄草松土,进行一次中耕浅培土,培土高度5cm左右;马铃薯现蕾期进行高培土,培土要宽而且厚,......
马铃薯别名洋芋、土豆、山药蛋等,兼有粮食和蔬菜的功能,与水稻、麦、玉米和高粱一起被称为世界五大农作物。因为马铃薯营养成分齐全且容易被人体吸收,既是蔬菜又......
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70天左右,地膜覆盖的出苗到成熟55天左右,一般比克新一号早成熟15天。株高40至50厘米,分枝少,叶子深绿色,花白色,薯型多为圆形,部分长圆......
一、马铃薯4垄玉米2行宽幅套种 该模式适用于粮区,马铃薯栽培春、秋二季,玉米栽培春、夏二季,一年四作四收,达到薯粮双丰收。具体做法是:2.8米宽为一幅,春......
马铃薯喜欢凉爽气候,收获后,其愈合期温度应保持在15~20℃,冷藏期温度应保持在0~5℃;而甘薯喜欢温暖气候,收获后愈合期温度要求在36~38℃,适宜存放温度要......
科学摘顶:摘顶时用剪刀或是镰刀从其主枝顶心部距下1.5厘米处轻轻截掉,并把剪掉后的枝叶收拾好,然后喷洒一次新高脂膜于伤口处,以恢复其自然长势。注意操作时......
药肥一体化”技术是指在马铃薯防病工作中,将防病药剂与叶面肥料相结合,一次性同时喷施的一种应用技术,该技术对于马铃薯早(晚)疫病的防治效果尤为突出。 目......
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,初为水状褪绿斑,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,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,叶边缘有一环白色稀疏的霉轮,在雨后清晨叶背病斑尤为明显;空......
我国马铃薯各产区因种植制度不同,播种期不一致,田间杂草发生规律也不同。发长江下游春马铃薯为例,地膜马铃薯12月中旬播种,播后10天左右开始出草,翌年1月上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