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农业> 正文

鱼病用药为啥不奏效

  •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
  • 农业
  • 2024-06-17 18:05:01
  • 72

  药物防治鱼病过程中,常常发生效果不佳,甚至出现鱼病更严重导致死亡的现象,这是为什么呢?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:

  药物失效 防治鱼病用的药,特别是漂白粉易受潮失效,故漂白粉要用干燥粉末,生石灰要用块灰。平时药物要按规定妥善保管,并在保质期内使用。

  拮抗作用 当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渔药混用时,药物间会产生反应,降低效果。例如,敌百虫遇碱即分解,不能与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用。

  水质过肥 有些药物如硫酸铜,按常规用量使用时,会与水质中的丰富有机物或矿物质等发生反应而被消耗,降低防治效果。

  温度 有些药物的药效受温度的影响很大,在不同温度药效差别很大,如硫酸铜在高温时毒性特别强(溶解水温时不能超过60℃)。

  抗药性 导致鱼病的虫、菌对长期药物的袭击产生抗药反应,尤其是同一种药物如果反复使用,抗药性增强更明显。轮换用药是解决抗药性简单而又有效的办法。

  用药量 不足计算水体体积不准和称药量不够,这种现象全池泼洒时常出现,因为药量不足,池水达不到一定药物浓度,防治效果不佳。所以不规则鱼池体积测量计算一定要准确。

  没有对症下药 盲目投药而不对症下药是防治鱼病的大忌。这样既达不到防治病害的目的,又造成经济浪费,甚至还会起副作用。

  用药疗程不足 有的鱼病一个疗程并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,而要使用二个或三个甚至更多疗程,这要看病情的严重性和病情的长短。如果疗程不足,杀灭病虫害不彻底,就会出现治愈率低或该病再复发的现象。

  用药过量 与用药不足相反,用药量过多,超出鱼类忍受限度,反而会造成大量死亡。

  鱼类本身患不易治愈的疾病有些鱼病,如草鱼出血病,一旦发生,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,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也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。 (宋文)

( 来源:安徽日报农村版 )

豫公网安备410329020003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