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,发病日龄多为10-25日龄,鹅群会出现突然死亡和精神不振、下痢、抽搐等症状,一旦发生将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
(一)临床症状:病鹅精神萎糜,下痢,排黄色水样或混有泡沫的稀粪,吃食减少,饮水增加;有的摇头,甩鼻,抽搐。有的腹部卧地,两腿似游泳状不断划动,头部上仰,呈角弓反张姿势,最后体质衰竭,倒地死亡。
(二)剖检病变:整个小肠粘膜发炎,弥漫性出血,有坏死灶,肠腔内有大量渗出物和带条状伪膜脱落;小肠中后段膨大增粗,肠壁变薄,内有容易剥离的腊肠样栓子。直肠粘膜轻微出血,内含黄白色稀粪。肝脏肿大,质脆,呈棕黄色,胆囊膨大,充满蓝绿色胆汁。脾脏充血,肾脏肿胀,神经症状明显可见的脑膜充血。
(三)防治:对发病群注射小鹅瘟血清,每只鹅皮下注射1毫升。先注射假定健康群,后注射发病群。为防止细菌并发感染,全群添加环丙沙星、土霉素等抗菌药物,同时补充电解质、维生素C等。加强饲养管理,对鹅舍进行全面消毒,减少各种应激。
(四)注意事项: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一是雏鹅无母源抗体。农户购买的鹅苗都来自个体孵化场,据调查多数母鹅产蛋前未接种小鹅瘟疫苗,且部分种蛋为收购的,因而仔鹅出生后无母源抗体,不能抵抗病毒的侵袭。二是仔鹅出生后,没按免疫程序及时防疫。三是孵化室消毒不严格。多数个体孵化场仍使用炕孵法,因而消毒很不彻底,有的种蛋不消毒,孵化器、出雏器不按时消毒,造成严重污染。四是多数养殖户为新养殖户,缺乏饲养管理经验,对温度、湿度、密度、通风等掌握不好,环境卫生也较差,导致本病的发生和传播。为避免小鹅瘟的发生,养殖户应于进雏后1日龄开始注射小鹅瘟血清,每只0.5毫升,隔日再注射一次,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( 来源:中国农业信息网 )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发请注明来源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伊川生活网--www.yichuanxian.com.cn 联系QQ/微信:379983363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yichuanxian.com.cn/nongye/363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