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农业> 正文

池塘中有机污染的微生物调控技术

  •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
  • 农业
  • 2024-03-29 01:45:02
  • 50

    水产养殖池塘有机污染会造成增强水体毒性,造成水体缺氧,引起浮头泛塘, 导致养殖对象患病等后果,如若池塘出现有机污染现象,一定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水质调控。这里主要介绍池塘有机污染的微生物调控技术,供参考:

  1、 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进行适当的混养

  投放密度的大小,会直接影响池塘水质的变化,密度越高,养殖水质越易受污染,同时在放养时应注意“吃食鱼”和“肥水鱼”的搭配比例,适当增加鲢鱼、鳙鱼的放养比例。

  2、 科学投饵

  既要掌握“定质、定量、定时、定位”的投饵原则,又要注意尽量使用颗粒饵料,减少因饵料散失而造成水质污染的发生机会。

  3、防止引进的水源污染

  养殖水体进水时,一定要关注水源的污染情况,有条件的单位要对水源进行各项水化学指标的检测,发现水源受污染时,应暂停进水,并向有关部门报告,及时处理。

  4、 合理施肥

  主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,有机肥与无机肥交叉施用的原则,有机肥发酵消毒后施用的原则,以及在晴好天气时施用的原则。

  5、 适时清淤

  池塘淤泥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质,它们也是造成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,适时清淤可有效防控养殖水体的有机污染。

  6、 利用生物制剂改良水质

  生物菌制剂(如庆丰生物的安消酶)能发挥氧化、氨化、硝化、硫化、固氮等作用,能将动物的排泄物、残饵等有机物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、硝酸盐、磷酸盐等,为单胞藻类生产繁殖提供营养,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,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氧,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,从而降低了水质的有机污染。

  7、 注意换水

  换水是控制养殖水体有机污染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方法,当水体受有机污染时,换水应是首选的方法。

  8、 合理选药

  选药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础,提倡选用“三效”(高效、速效长效),“三小”(毒性小、副作用小、用量小)的鱼药,严禁使用高毒、高残留和“三致”(致畸、致变态 致癌)药物,严禁向养殖水域直接泼洒抗菌素,严禁使用对水域环境有严重破坏作用而又难以修复的鱼药。

( 来源:中国水产网 )

豫公网安备410329020003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