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防控策略
针对冬季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,采取“提前预防、压前控后、综合防治”策略,利用农业防治、理化诱控、免疫诱抗、科学用药等技术综合防控,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。
二、防控对象
病害:重点防控番茄、黄瓜、西葫芦白粉病、灰霉病、霜霉病,及番茄早晚疫病、芹菜菌核病等。
虫害:重点防控番茄潜叶蛾、白(烟)粉虱等。
三、防控技术
(一)农业防治
1.适当降湿。适当降低设施大棚内湿度,可减少病害发生。一是优化环境。通过合理密植、优化棚室和株间采光环境,降低湿度。二是自然吸湿。可以利用稻草、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气或雾,达到降湿目的。三是通风换气降湿。通风必须在温度较高时进行,并合理控制通风口大小。如果通风时温度下降过快,要及时关闭通风口,防止温度骤然下降使蔬菜受害。
2.合理施肥。推广配方施肥,施足基肥,增施磷钾肥。采用膜下浇小水,随水追肥,切忌沟灌漫灌,提倡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追肥浇水。蔬菜发生低温冷害后,易诱发病害,可尽快喷施甲壳素、高活性游离氨基酸等促进叶片细胞组织恢复;配施腐殖酸或海藻酸肥,刺激根系活性,提高植株抗寒抗病能力。
3.科学调温。天晴时,不要将保温被全部拉开,可以先把棚室前脸处保温被拉起,让棚内的温度慢慢升高,避免因温度急速上升而使遭受低温冷害的蔬菜组织失水萎蔫。夜间要加强保温,防止再次发生冷害。
(二)理化诱控
1.性诱捕杀。针对番茄潜叶蛾,使用浅绿***虫板+番茄潜叶蛾诱芯的方式,根据虫口密度,每亩放置3~10个。诱虫板苗期悬挂高度高出作物15厘米,生长中后期逐步抬高,并放置于种植行间开阔处,最高不超过1.5米。
2.灯光诱杀。利用害虫趋光性,安装杀虫灯诱杀番茄潜叶蛾等害虫,减少虫源。成虫发生期,设施大棚每棚室设置1盏,光源高出地面1.0~1.2米,集虫装置适量加水(含0.2%洗涤液),诱杀的害虫彻底杀死后再深埋。
3.糖醋液诱杀。用糖、醋、水、90%敌百虫晶体按照1:1:3:0.1比例配置糖醋液,诱杀夜蛾类害虫。
(三)免疫诱抗
苗期定植后结合常规管理用5%氨基寡糖素水剂800~1000倍液进行叶片均匀喷雾,间隔7~10天喷雾1次,共喷雾2~3次;初花期、结果期、采摘中后期,用5%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进行叶片均匀喷雾,间隔7~10天喷雾1次,共喷雾2~3次,可诱导植株对致病菌产生免疫力,降低病害发生程度。
(四)科学用药
针对性选择生物农药防治,如防治白粉病选用枯草芽孢杆菌、贝莱斯芽孢杆菌,防治番茄早晚疫病选用多抗霉素,防治番茄潜叶蛾选用苏云金杆菌、鱼藤酮,防治白(烟)粉虱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等。病虫达到防治指标后优选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精准施药。主要病虫防控用药如下:
1.白粉病:预防和发病初期防治可使用硫磺熏蒸,也可在棚室空气湿度较大或初见病害时,傍晚喷洒5%百菌清粉剂。化学农药可选用醚菌酯、硫磺·甲硫灵、氟菌·戊唑醇等。
2.灰霉病:在定植前用腐霉·多菌灵对幼苗进行喷淋,发病初期选用噻菌灵、腐霉利、百菌清等药剂密闭熏蒸。
3.霜霉病:在发病前或出现中心病株时可喷施百菌清、硫磺·百菌清;也可用45%百菌清烟剂在傍晚闭棚后进行熏蒸。在发病中后期选用甲霜·锰锌、乙铝·锰锌、异菌脲、噁酮·霜脲氰、霜脲·锰锌和霜霉威盐酸盐等药剂喷雾防治。
4.番茄早晚疫病:可选用嘧菌酯、噁酮·霜脲氰等药剂防治番茄早疫病和番茄晚疫病,早疫病还可选用苯醚甲环唑、异菌脲等药剂,晚疫病还可选用霜脲·锰锌、烯酰·氰霜唑等药剂。
5.芹菜菌核病:可选用异菌脲、腐霉·多菌灵、氟唑菌酰羟胺、异菌·氟啶胺、腐霉利等药剂叶面喷施。
6.番茄潜叶蛾:选用虫螨腈·虱螨脲、甲氧·茚虫威、甲维·茚虫威、甲维·虱螨脲等药剂喷雾防治。重发棚室,在拉秧前每亩使用22%敌敌畏烟剂300~400克傍晚闭棚熏杀,减少成虫扩散。
7.白(烟)粉虱:育苗和定植前用敌敌畏烟剂熏蒸,清除棚内虫源。施药选用螺虫·呋虫胺、联苯菊酯、联菊·啶虫脒、噻嗪酮、噻虫嗪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叶面喷施。
注意事项:一是要防早防小,病害掌握在发病初期,虫害掌握在卵孵盛期或幼虫三龄前。二是根据棚内温湿度情况,采用烟剂、粉剂棚内熏蒸、喷施的施药方式,降低棚内湿度。三是采用背负式或手提式超低容量喷雾器,按超低容量施药要求进行配制药剂,提高农药利用率。四是农药中加入激健等助剂,提高农药利用率,降低农药使用量。五是注意轮换用药,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,保证蔬菜采收上市时农药残留不超过有关标准。
( 来源: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 )
,,,,,,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!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发请注明来源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伊川生活网--www.yichuanxian.com.cn 联系QQ/微信:379983363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yichuanxian.com.cn/nongye/118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