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农业> 正文

平菇

  • 伊川生活网伊川生活网
  • 农业
  • 2023-12-01 17:37:51
  • 105

平菇是商品名,也是我国食用菌生产者的惯用名。其学名叫侧耳,别名冻菇,北风菌,虫毛菌,鲍鱼菇等。平菇适应性广,抗逆性强,培养料来源丰富,栽培方法简单,生长快,产量高,效益好,很适合我省棚室栽培,

(一)品种选择及培养料配制

1、品种

按平菇的色泽可分为深色种(黑色种)、浅色种、乳白色种和白色种四大品种类型。①深色种(黑色种)。这类色泽的品种多是低温种和广温种,属于糙皮侧耳和美味侧耳。这类品种如ACCC50822,ACCC50823,ACCC50596,ACCC50272,ACCC50249,ACCC50149,ACCC50151等。深色种产量中等,品质上乘,特别以柄短肉厚、口感细腻鲜嫩。②浅色种(浅灰色)。这类色泽的品种多是中低温种,最适宜的出菇温度略高于深色种,多属于美味侧耳种。色泽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浅,随光线的增强而加深。这类品种如ACCC50618,ACCC50484,ACCC50544,ACCC50545等。③乳白色种。这类色泽的品种多为中广温品种,如佛罗里达侧耳、CCEP—89。栽培者应按市场要求和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。栽培季节选择适宜品种。日光节能温室.以秋冬春季栽培为宜,即9月初接种,分批量进行,到4月中旬栽培结束;10月中下旬装料可选中低温或低温品种,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增加麦麸等辅料的量,以利发菌增温。

2銆佸煿鍏绘枡閰嶅埗

配方1:棉子壳88%,麦麸10%,生石灰2%,料水比1:1.4~1.5。

配方2:麦秸84%,麦麸8%,石膏2%,尿素0.5%,过磷酸钙1.5%,生石灰4%,拌料时加入0.2%的多菌灵或克霉毒等,可有效抑制杂菌污染。

(二)工艺流程

菇棚准备——材料准备——培养料配制——拌料——装袋——灭菌——冷却——接种——出菇前期管理(料温10~25℃,时间20~40天)——出菇期管理——采收——包装出售

(三)培养料装袋、灭菌、接种和发菌

1、拌料将棉籽壳和辅料加水充分拌匀,调节含水量至60%(用手捏拌好的培养料,指缝有水滴但不下滴),PH至8~9(用pH试纸测)。

2、装袋一般选用厚0.04毫米,宽25厘米,长45~55厘米的聚乙烯料筒。装料时,将塑料筒一端7厘米左右处折叠,然后从另一端装料,并适当压实,装至离筒口7厘米左右时,把料压平,套环后用塑料薄膜封口,用橡皮筋等扎紧薄膜和套环,再反过来用同样的方法封另一端的筒口。

3、灭菌把装满料的料筒放入常压灭菌灶,在100℃下保持10~12小时。灭菌时要注意一是温度要在1小时内升至100℃,二是要及时补水,以防锅内水烧干。当灭菌灶温度降至接近室温时,把料筒搬入接种室,料筒温度至28℃以下时,就可进行接种。

4、接种接种室环境要(用紫外灯照射、甲醛喷雾)彻底消毒,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室前要换干净衣服,用肥皂洗手,接种前要带口罩,用酒精搽手,然后点燃酒精灯,准备好用酒精搽拭过的菌种袋(瓶),开始接种。接种时,接种人员最好戴上消过毒的塑胶手套,将菌种直接用手将菌种放入料筒,然后立即用消过毒的牛皮纸封口。

5、发菌接好菌种的料袋子按“井”子型堆在温室内,并在上面加一层覆盖物(塑料薄膜或编织袋),使室内温度控制在19℃~24℃,空气湿度宜低不宜高,一般在60%左右,进行发菌。约经30天左右菌丝长满袋时,适当加大通风量,拉大昼夜温差(变幅6℃以上),给予适当光照刺激,菌丝长满整个袋后,打开料袋的一端,堆制成6~7层高的双面墙,喷水保湿让其从一端出茹。此时,即可进入出菇期。

(四)出菇管理

加强温湿度管理,湿度需达85%左右,拉大昼夜温差(变幅6℃以上),给予散射光刺激,注意通风换气,随着菌盖的伸展,增加喷水次数,协调好温度,湿度,通风三者之间的关系。从现蕾到采收约1周左右。

出菇1~2潮后,可采用菌墙覆土或沟畦覆土等措施,以提高生物转化率,出现畸形菇或菌盖边缘等异常,多由于温湿度控制不合理,应增加光照和通风换气。

(五)采收

采收前3~4小时喷一次水,使平菇保持新鲜、干净、不易裂开,但喷水不宜过大。采收时,一手菇柄基部的培养料,一手捏住菇柄轻轻拧下,切不可硬拔。

锛堝叚锛夌梾铏闃叉不

平菇生长阶段切忌滥用农药,对病虫害主要以防为主,严格把握无菌操作及保持栽培场所清洁卫生。病害主要以绿霉为主,喷洒50%多菌灵700倍液进行防治。虫害主要为菇蝇、菇蚊及跳虫,挂杀虫灯+黄板进行预防,或用2.5%溴氰菊酯乳油2500~3000倍液,或1000倍敌百虫喷雾防效较好。

豫公网安备41032902000328号